在感情中,有三种人。第一种人是“吃糖派”:他们对感情的态度就是这句话:做人呢,最重要的就是开心。第二种人是“吃苦又吃甜”派,“痛并快乐着”,这种人相对多一些。但还有第三种人是“只吃苦派”,这种人,油盐不进,只喜欢吃苦,不能接受任何“甜”。
你可能会说,这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人?谁会找罪受呢?如果你学了心理学,就会发现,感情世界的逻辑,没有TVB的台词那么简单。对人最重要的,根本不是“开心”,而是“连接”。这话是什么意思呢?举个例子:
你在大街上看到一个孩子被他妈打,打到最后,他妈说,你给我滚,我不要你了。
孩子抱着妈妈腿不放,他妈就抽他嘴巴,他还是不撒手,他妈就一根手指一根手指地掰开他,然后大步走开,这个孩子就连跟头带爬地哭喊着去找妈妈。
看到这个场景,你有什么体会。被妈妈打是不是很痛?如果按照“做人就是为开心”,这孩子该躲开他妈的拳脚才对不是?但是什么让他越挨揍,越要抱住妈妈的腿不放呢?
因为抱着他妈的腿,他还有一丝“连接”,哪怕是痛苦的“连接”,那也是“连接”。就像是你掉下悬崖的时候,幸好抓住了绳子,绳子上充满了倒刺,把你的手扎得流血不止,但是你还是要紧紧抓住,因为一松手,你就会掉入万丈深渊。
比开心更重要的是“依恋”,好的“连接”>坏的“连接”>没有“连接”。
那些有能力“寻开心”的人,往往从小得到的爱是足够的,他们可以“奢侈”到不必紧紧抓住“坏的连接”,他们可以放弃不好的关系,但是如果“穷”到连“不好的关系”都需要努力争取的人,他们就不会有这份心情,去告诉自己“做人最重要的,就是开心”,他们会告诉自己:“做人最重要的,是不要失去关系。”
所以,这样的人往往要认同一套扭曲的生活哲学:之所以说它是扭曲的是因为,被爱过的孩子,会认同追求更“甜”的生活,会想要远离苦难,甚至克服苦难,而缺爱的孩子,会认同苦难本身,以苦难为家,甚至为此上瘾,和苦难“同归于尽”。
这套“生活哲学”里,写着这4句话:
1.我只有痛苦,只有受罪,才能和父母保持一致,才是父母的孩子。
比如有一个女孩,她明明条件很好,但就是很难结婚,有很多条件很好的男生追她,但她总是拒绝,后来她在我面前大哭,因为她终于明白, 当她幸福的那一刻就是和“苦哈哈的父母”告别之日。她觉得自己就像从小就生活在“殡仪馆”里,无论自己在外面多开心,回家都要丧着脸。
2. 我只有受虐,别人才会爱我:就是“讨好型人格”,他们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,别人和她在一起,就是吃大亏了,所以她需要不断努力给对方找补,只有这样,对方才不会放弃自己。
3. 我只有受虐,才能有掌控感,所以我要不断有意无意挑衅别人虐待我,这样我起码可以决定什么时候我被虐。
有个姑娘,和男生只要上过床,她就会拼命作,作到男友提分手,因为她觉得与其被抛弃,不如我来让你抛弃我,我不想像死刑犯等着那把刀掉下来。
4. 我只有受虐,才能进步。这样的人会害怕,一旦自己享受快乐,一切都会崩塌。有个男生告诉我,他没法享受任何娱乐,只要他出去玩,就会特别痛苦,因为他觉得这是“玩物丧志”,他永远没法接受任何“放松”,因为那就意味着他会走向“放纵的不归路。
说到这里,你大概也会明白:如果我们不去改变内心的剧本,习惯的力量,就会把我们变成机器人。
我们要想改写人生的剧本,首先要去体验到真正“有意义的连接”,这种有意义的连接,其实就是三句话:
1. 我的价值无需证明,只要我是个人,我就值得被爱,值得被尊重。
2. 如果别人没有珍惜我,那不是我的错,我也许有值得改进的地方,但我不需要为此否定我自己。
3. 我需要成千上万次地体验一句话:我能活到今天,真的很了不起。我在那么缺爱的环境下长大,在无数次自我否定中坚持下来;我一直都在努力寻找一种我可以真正呼吸的世界,在那个世界,我为我自己感到自豪,我接受了我自己,我愿意去探索一个真正被爱的世界,我会慢慢习惯幸福这种滋味的。
但是3句话远远不够,因为它需要你在人际关系中反复训练,比如心理学的大门就是为我们重新修改人生剧本而存在的。